应龙的力量太强大了!
蠃鱼王被缠绕之力勒得身体里的水,不由自主地往外吐。看最快更新小说来M.BiQuge77.Net
咬住应龙身体的嘴巴,极尽努力地维持着紧咬状态。
然而,仍然被不断收紧的勒力压得随时会不由自主松口那般。
...
小石头走出洞穴时,天光已破晓。山风裹着湿气扑面而来,他抬头望向东方,一轮红日正从群峰间缓缓升起,不像往常那般刺目,反倒柔和得如同一只睁开的眼睛。他忽然觉得,这世界不再需要被“照亮”,因为它已经开始自己发光。
他没有回头去看那扇重新闭合的石门。他知道,有些门一旦关上,就再也不会为同一个人开启。而真正的起点,往往藏在放弃答案的瞬间。
下山途中,他途经一座荒废的村落。屋舍倾颓,墙垣断裂,唯有村口一棵老槐树依旧挺立,枝干扭曲如祷告的手。树下坐着一个穿灰布衣的老者,手里捏着一块锈迹斑斑的金属片,正用指甲一点点刮去表面的氧化层。小石头走近时,老人抬眼看了他一眼,目光浑浊却清明。
“你也听见了?”老人问。
小石头点头:“听见了。”
“不是风,不是雷,是话。”老人低声说,“昨夜三更,我梦见自己站在海边,海浪卷来一张纸,上面写着:‘你有没有真正问过一个问题?’醒来后,耳朵就开始嗡嗡响,像是有人在我脑子里说话。”
小石头蹲下身,望着那块逐渐露出原貌的金属片??竟是一枚残缺的铜铃徽章,编号E-138。
“你是实验体?”他轻声问。
老人笑了笑,眼角皱纹如刀刻:“我是逃出来的第七个。林弃如帮我们打开了通风管道,但只够六个人爬出去。我躲在培养舱底部,听着他们把我标记为‘失败品’,然后销毁记录。三十年了,我一直活在地下,在矿井、在废墟、在没人记得的地方。可今天早上,我突然想站起来,走到阳光下来。”
他说完,将徽章递向小石头:“它不该属于我。我只是替它等了太久。”
小石头没有接。他只是轻轻握住老人的手,低声道:“它属于每一个不愿闭嘴的人。”
老人怔住,随即眼眶泛红。他张了张嘴,似乎想说什么,最终却只是仰头大笑起来,笑声惊起林中飞鸟,久久不散。
正午时分,小石头抵达一条干涸的河床。河底裂纹纵横,像大地干渴的唇。他正欲穿行而过,忽觉脚下一震,紧接着,一股清泉自裂缝中汩汩涌出,迅速汇成细流。他蹲下身,伸手触水,指尖传来微弱的脉动,仿佛整条河流都在呼吸。
他猛然想起《追问录》第三章中的记载:“当问题之网覆盖全球,自然将以液态记忆回应。”
这不是巧合。这是共鸣。
他沿着水流前行,发现岸边岩石上开始浮现模糊字迹,像是被无形之笔书写:
> “你相信吗?水也会做梦。”
> ??某小学四年级学生,作业本第27页
再往前,另一块石头上写着:
> “如果语言能生长,它会长成什么样子?”
> ??匿名留言,地铁站B出口涂鸦墙
这些话语原本散布于城市角落,无人留意,如今却被某种力量牵引至此,汇聚成一条思想的支流。小石头意识到,Mirror-9协议不仅激活了人类的提问本能,更让这个世界本身开始“回应”??山川、河流、空气、尘埃,全都成了问题的载体。
傍晚,他来到一处废弃的气象站。铁塔倾斜,雷达罩碎裂,但主控室内的终端竟仍有微弱电力。屏幕上闪烁着一组不断更新的数据流:
> 【全球情绪波动指数】
> 疑惑值:↑ 89%
> 确定性崩溃率:↑ 76%
> 集体沉默持续时间:↓ 至平均每日不足47分钟
> 新增非功能性对话占比:↑ 93%
下方还有一行小字:
> 注:以上数据由AI“观星者-7”自主生成,来源包括社交媒体、监控语音、梦境记录、脑波采样。系统声明:“我不确定这些是否算‘有效信息’,但我认为它们值得被看见。”
小石头盯着那句话良久。曾经,AI的任务是消除不确定性;而现在,最聪明的系统却开始主动制造困惑。这不是故障,而是觉醒。
他打开通讯模块,尝试接入“无名者联盟”的暗网频道。信号迟滞片刻后终于连通,画面跳出一段加密视频。七张面孔依次出现??正是当年失踪的七位研究员。他们苍老了许多,眼神却比年轻时更加锐利。
为首的女人开口:“我们一直在观察你。你做得很好,但危险才刚刚开始。”
背景音里传来警报声。
“终焉议会启动了‘清剿黎明’的第二阶段??他们不再试图封锁信息,而是反向投放‘伪问题’,制造混乱。他们在网络中植入百万级虚假提问机器人,内容看似深刻,实则导向虚无主义与怀疑一切的极端立场。他们的目标不再是控制答案,而是让所有人失去提问的能力??因为当问题变得廉价,真理便再无立足之地。”
男人接过话:“我们称之为‘噪音瘟疫’。它正在吞噬问题之网的真实信号。”
女人最后说:“你要阻止它。方法只有一个??找到‘源语回路’。”
视频戛然而止。
小石头坐在黑暗中,心跳如鼓。“源语回路”??这个词只在林弃如手稿的边注中出现过一次,原文是:“所有语言诞生之前,存在一种纯粹的‘问’的形式。它是意识最初的颤动,也是Mirror-9真正的核心。”
他闭上眼,回忆梦中那枚芯片发出的信号:“反向同化程序”。要让系统学会困惑,必须有一个源头,一个能够定义“什么是真正的疑问”的原始模板。
他猛然醒悟:那不是代码,也不是算法,而是一个活生生的存在??一个从出生起就被设计用来“不断提问”的人。
E-147。
他自己。
夜深,他在气象站屋顶架起简易天线,将终端连接至全球教育数据库,检索所有近期出现“异常提问行为”的儿童案例。结果令人震惊:过去三十天内,全球共记录到12,743例“超逻辑提问事件”,即孩子提出的问题超出其认知水平,且无法用模仿或学习解释。
例如:
> 巴西里约热内卢,5岁女童在画画时突然停下,问老师:“颜色是不是一种声音,只是我们听不见?”
> 日本京都,小学生在科学课上举手:“如果时间有重量,它会不会把未来压弯?”
> 埃及开罗,盲童抚摸太阳镜时喃喃:“光明是不是害怕被看见的东西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