油纸包在何雨柱的空间里躺了一夜。看小说就来m.BiQugE77.NET
第二天天刚蒙蒙亮,他就找了个借口离开宿舍,在军管会后院一个僻静角落,把它“取”了出来。
扫描已经把这玩意里里外外“看”透了。
除了那张假指令,油纸包本身也没放过。
很普通的油纸,没什么特别。
但折叠的方式,有点讲究。
角对角,边压边,带着一种近乎刻板的规整。
像是某个人的习惯性动作。
还有,油纸内侧,靠近边缘的地方,用非常非常淡的铅笔,写着两个极小的数字:“73”。
这可能是编号,也可能是某种标记。
何雨柱把油纸包原样折好,放回空间。
这两个数字,和他发现的折叠习惯,成了目前关于“老k”最具体的线索。
他回到临时指挥部,把情况跟陈科长和老张说了。
“七十三?”老张挠头,“这算哪门子线索?太模糊了。”
“总比没有强。”陈科长沉声道,“死信箱那边,安排人二十四小时盯着了吗?”
“安排了,三班倒,绝对隐秘。”老张保证。
现在能做的,就是等。等那个可能来查看死信箱,或者投放新指令的人。
何雨柱也没闲着。他骑着车,以石雀胡同为中心,扩大了扫描范围。
脑子里那幅三维地图不断延伸,覆盖了周边的街道、院落、商铺。
他重点关注那些行为有些异常,或者独居,或者住所内有类似电台、武器等违禁品轮廓的人。
同时,他也下意识地留意,有没有人表现出那种刻板的、重复性的行为习惯。
一天过去了。死信箱那边毫无动静。
第二天下午,依旧风平浪静。
老张有点沉不住气了:“会不会对方察觉了?或者这个信箱已经废弃了?”
何雨柱没说话。
他刚刚结束了对北新桥附近一片区域的扫描,正准备往回骑。
就在他路过一家看起来有些年头的“利民裁缝铺”时,他习惯性地将扫描覆盖了过去。
铺面不大,一个老师傅正踩着缝纫机。后院是住家和仓库。
一切看起来都很正常。没有电台,没有武器。
然而,当扫描掠过裁缝铺柜台后面那个正在低头整理布匹的中年男人时,何雨柱的目光微微一顿。
那人把一匹蓝色的布展开,量好尺寸,然后用一把大剪刀裁开。
接着,他开始折叠那块裁好的布。
角对角,边压边。动作一丝不苟,带着一种近乎刻板的规整。
和油纸包的折叠方式,几乎一模一样!
何雨柱的心跳漏了一拍。
他不动声色地停下车,假装看旁边的店铺,目标却牢牢锁定在那个男人身上。
男人大概四十多岁,戴着副旧眼镜,看起来就是个普通甚至有些古板的裁缝。
他挽起的袖口下,手腕上似乎戴着一块旧手表。
何雨柱将扫描聚焦在那块手表上。
表盘的边缘,刻着一行小字。放大,再放大。
是手表的型号和编号。编号的最后两位,赫然是——“73”!
找到了!
何雨柱强压下心头的激动。他没有立刻行动,而是将扫描范围扩大到裁缝铺内外,仔细检查。
确认没有其他同伙,没有危险物品。
这个“老k”,似乎是个喜欢单独行动、极度依赖伪装和死信箱的“沉底鱼”。
他立刻骑车返回指挥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