番茄小说 > 四合院:何大清刚想跑就被按住了 > 第93章 酒桌下的较量

沈阳的早晨来得比北京早,天刚蒙蒙亮,窗外已经传来有轨电车的铛铛声。看最快更新小说就来Www.Biquge77.Net

何雨柱在招待所简单洗漱,换上那身最挺括的中山装,对着镜子理了理衣领。

镜子里的人看着还算精神,就是眼底有些发青,昨晚火车哐当了一夜,实在没睡好。

第一机床厂离招待所不远,步行二十分钟。

厂门口挂着中俄双语的牌子,门卫检查了他的介绍信,指着里面一栋红砖楼:

“技术科在二楼,周总工办公室就在楼梯口。”

办公楼里飘着淡淡的机油味,混合着老式暖气管的铁锈气息。

何雨柱刚上二楼,就看见个五十来岁、戴着深度眼镜的男人迎上来。

“是何雨柱同志吧?我是周为民。”

男人握手的力道很重,手掌粗糙,“部里发电报说你要来,可算等着了。”

周总工的办公室不大,墙上挂满了各种机床结构图。

他给何雨柱倒了杯茶,茶叶在搪瓷缸里打着转。

“情况不太乐观啊。”周总工开门见山。

纯技术人员是这样的,没那么多弯弯绕,直来直去的,何雨柱也适合跟这样的人沟通。

“卡在主轴箱的装配精度上,老是差那么一点点。伊万诺夫同志,就是专家组组长说是我们的工人操作不熟练。”

何雨柱接过周总工递来的图纸,是主轴箱的装配图。

他注意到几个关键尺寸旁边都用红笔画了问号。

“这些公差要求确实比较苛刻。”

何雨柱指着图纸说,“但理论上应该能达到。”

周总工苦笑:“问题就在这儿,每次问到具体工艺,伊万诺夫同志就说要慢慢摸索。可这都摸索三个月了。”

有人可能会说工业母床的事,这里还是简单说说。

其实没那么快应用到普通领域的,起码还要两三年,一个是需要消化资料,一个是应用范围的扩展。

有了就好弄,但也需要搞懂原理,需要费点功夫。

正说着,门外传来沉重的脚步声。

一个身材高大的苏联人推门进来,花白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,蓝色工装熨得笔挺。

“周,听说部里来了位专家?”他的中文带着浓重的卷舌音,目光落在何雨柱身上。

是的,有些苏联专家是懂中国话的,虽然大部分不会写,但交流没问题,大部分是不懂的。

“这位是何雨柱同志,部里派来的技术顾问。”

周总工连忙介绍,“何工,这位是伊万诺夫同志,专家组组长。”

伊万诺夫伸出手,握手时特意加了力道。

何雨柱面不改色地回握,两人较劲似的握了三秒钟,何雨柱没下死手,不然这个屌毛手就不能要了。

“这么年轻的专家?”伊万诺夫挑眉,“何同志在哪所大学深造?”

“北大,语言系。”何雨柱平静地说,“后来自学了机械工程,考了工程师证。”

伊万诺夫眼中闪过一丝惊讶,很快又恢复如常:

“很好,年轻人多学点东西是好事。要不要去看看车间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