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陈捷父亲陈大有。看最快更新小说来M.BiQuge77.Net
“陈老哥,你怎么来了?”李建有些意外。
“李镇长,俺家那小子,昨晚写了点东西,说对修渠的事有点想法,让我给您送来,让您给瞅瞅,把把关。”陈大有略带拘谨地将信封递了过去。
李建一听是陈捷写的,眼睛顿时一亮,连忙接了过来。
他本以为就是几页纸的建议,可当他抽出那厚厚一沓稿纸,看到扉页上那一行工整标题时,整个人都愣住了。
《关于以项目合作为抓手……的调研报告》?
这标题,又长又拗口,但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高级感。
李建迫不及待地翻开。
他文化水平不高,高中毕业就进了乡镇府,一步步熬到了今天。
报告里那些诸如“赋能基层治理”、“重构乡村社会资本”、“探索后农业税时代乡村建设新路径”之类的词句,他看得云里雾里,似懂非懂。
但他能看懂里面的小标题,一是一,二是二,条理清晰,逻辑分明。
李建更能看懂,陈捷在报告里,将整个项目分成了“调查摸底、宣传动员、申请立项、组织施工、监督验收”等好几个阶段,每个阶段该做什么,谁来负责,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,都写得明明白白。
这简直就是一份手把手的操作说明书!
最让李建感动的是,在涉及到具体数据,比如两个村总耕地面积、历年平均降雨量、水库有效库容等地方,陈捷都细心地用括号标注了“此处请镇政府核实并填写具体数据”。
“哎呀!”李建一拍大腿,激动地说道,“看看,你看看人家这水平,这才是真正的文化人啊,想得太周到了,连咱们该干啥都给标出来了!”
办公室主任老张也凑过来看了几眼,也是啧啧称奇:
“镇长,这报告写得,比县里笔杆子写的都好。”
“谁说不是呢!”李建兴奋地搓着手,“有了这份报告,我心里就有底了,老张,你赶紧,把咱们镇水利站、农业站的几个技术员都叫来,今天别拜年了,加班,就按照陈捷这份报告里的要求,把这些数据,一个一个给核实清楚,填进去!”
“好嘞!”
陈大有看着镇长和办公室主任那副如获至宝的样子,悬着的心彻底放了下来,取而代之的,是无与伦比的骄傲。
他悄悄地退出了办公室,骑上自行车,哼着小曲,往家里赶去。
一个上午时间,清河镇政府的几个核心部门都动了起来。
在李建催促下,各种数据被迅速汇总到了办公室主任老张那里。
老张拿着陈捷的报告,对照着那些潦草数据,开始做填空题。
“陈家村耕地,两千三百五十亩,张家湾,一千九百八十亩……嗯,填上。”
“水库有效库容,去年是……哎,去年的数据找不到了,就用前年的吧,差不多,五百万立方米……”
“项目总投资估算……陈捷这里写的是根据工程量和市场价测算,这怎么算?哎,不管了,先随便写个数,写个八十万吧,吉利!”
基层工作往往就是这样,充满了经验主义和想当然。
老张他们并没有意识到,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数据偏差,将会给这份完美报告,带来怎样的影响。
当天下午,一份经过完善的报告,就摆在了李建办公桌上。
李建看着那份填满了数据,显得更加专业的报告,满意地点了点头。
他是个行动派,心里揣着这么个宝贝,一刻也等不了,于是当机立断:
“老张,备车,我们去县里汇报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