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科长再不敢有丝毫怠慢,立刻亲自坐镇,按照赵四的指点,一条条落实下去。看小说就到WwW.BiQuGe77.NEt
检修班的人爬上爬下,拆开淬火槽旁的搅拌机,更换磨损的叶片,校准转速。
工艺组的人重新核对了加热曲线,严格控制预热时间和升温速率。
最关键的,赵四亲自带着几个老师傅,重新设计了模具的吊具和入油导向架,确保每一套模具都以完全一致的姿态、匀速浸入淬火油中。
“吊挂点必须对称,重心要稳!”赵四站在庞大的模具旁,仰头指着吊钩的位置。
“入油时,先让底部均匀接触油面,然后保持这个倾斜角度,匀速下降,绝对不能晃!速度控制在这个范围,太快了表面骤冷应力大,太慢了心部温度降不下来组织转变不彻底!”
他一边说,一边用手比划着角度和速度,语气沉稳,条理清晰。
周围围着一圈洛拖的老师傅和年轻技工,个个听得聚精会神,不时点头。
有人提出疑问,他也耐心解答,甚至拿起粉笔在地上画示意图解释冷却速率和热应力、组织应力的关系。
王永革和陈继业也没闲着,一个帮着调试搅拌机的控制系统,一个仔细核对工艺参数卡片,查漏补缺。
整个车间像是上了一根发条,紧张却有序地忙碌起来。
怀疑和观望的目光渐渐被专注和期待取代。刘科长跟在赵四身边,额头上冒着细汗,眼神却越来越亮,不时拿着小本子记录要点。
准备工作就绪,新一套待处理的5CrNiMO大型锻模被天车吊运到位,稳稳地卡在新制作的吊具上。
“进炉!”赵四下令。
模具缓缓送入巨大的箱式电阻炉。炉门关闭,加热开始。控制屏上,温度曲线严格按照修订后的工艺缓慢上升。
“预热段保温时间必须足够!”赵四盯着仪表,“心表温差要尽量小!”
漫长的加热过程,车间里鸦雀无声,只有电阻丝发出的轻微嗡鸣和仪表指针跳动的细微声响。所有人都屏息凝神,等待着最终的结果。
终于,加热程序结束。炉门开启,灼热的模具被天车吊出,通体暗红,散发着惊人的热浪。
“准备淬火!”赵四大声喊道,声音在空旷的车间里格外清晰,“吊运平稳!对准导向架!入油速度控制好!”
天车工紧张地操作着,巨大的模具在众人注视下,缓缓移向淬火槽,底部精准地接触油面,然后沿着导向架设定的角度,平稳、匀速地浸入漆黑的淬火油中。
“滋啦——”一声剧烈的爆响,大量的白色油烟腾起!
搅拌机同时启动,稳定的油流冲刷着模具表面。
赵四紧盯着没入油中的模具,感受着脚下传来的轻微震动,观察着油面翻涌的状态。
整个过程持续了数分钟,模具完全浸入。淬火槽旁的测温仪显示着油温的变化。
“淬火完成!吊出!”赵四再次下令。
天车将模具缓缓吊离油槽,表面还冒着青烟,油液淋漓而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