会场里鸦雀无声,只有赵四沉稳清晰的声音和粉笔划过挂图的沙沙声。最快更新小说就来Www.BiquGe77.NeT
几家钢厂的工程师们听得极其专注,眼神里最初的些许轻视早已消失不见,取而代之的是惊讶和深思。
他们没想到,一个用户厂的技术员,对钢铁冶炼的专业问题竟能理解得如此透彻,分析得如此鞭辟入里!
“…综上所述,我们认为,要提升轴承钢的疲劳寿命和稳定性,必须从纯净度控制、凝固组织均匀性和热处理稳定性三个核心环节入手。”
赵四总结道,然后话锋一转,开始提出建设性意见。
“在电渣重熔环节,现行CaF2基渣系对Al2O3和钙铝酸盐类夹杂物的吸附能力已接近极限。”
“我们建议,是否可以探索微调渣系成分,比如适当提高CaO含量,或引入少量MgO,研究其对特定夹杂物的深度脱除效果?”
“在铸坯凝固控制方面,除了优化二冷配水,我们更关注的是轻压下技术的应用参数。现行工艺的压下区间和压下量是否还有优化空间?以更好地减轻中心偏析和缩孔?”
“在后续轧制和球化退火环节,加热制度的均匀性和冷却速率的精确控制,对最终碳化物的形态、尺寸、分布至关重要…”
他提出的每一项建议,都直指当前生产工艺的痛点或模糊地带,既有理论高度,又紧密结合生产实际,听起来并非天方夜谭,而是值得深入研究尝试的方向。
汇报结束,会场里安静了几秒钟,随即响起了热烈的掌声。部里的领导微微颔首,面露赞许。
鞍钢的一位老工程师率先开口,语气带着感慨:“赵明同志的报告,真是让我们汗颜啊!用户把我们产品的毛病看得比我们自己还清楚!”
“提出的这些方向,很有启发性,有些问题我们内部也有察觉,但一直没能系统梳理,更没能拿出这么有针对性的改进思路。”
上钢五厂的技术处长推了推眼镜,谨慎地问道:“赵工,你提到的电渣渣系微调,理论上可行。”
“但生产上调整渣系成分牵一发动全身,炉况稳定性、电极消耗、综合成本都需要重新评估…这方面,你们有更具体的实验数据或理论计算支撑吗?”
赵四从容应答:“根据热力学计算和少量文献报道,CaO含量提升至15-18%左右,MgO引入3-5%,在保证流动性和导电性的前提下,对高熔点夹杂物的溶解能力确有提升潜力。”
“当然,这需要贵厂进行深入的实验室研究和工业试验验证,我们可以提供更详细的失效件夹杂物成分分析数据作为参考。”
问答环节变得热烈起来。几家钢厂的技术人员纷纷就自己关心的问题提问,赵四一一解答,引数据、摆事实、讲道理,既不过分超前,又总能切中要害。
王永革和陈继业在一旁帮忙递资料、翻图表,配合默契。
然而,并非所有人都持乐观态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