姜弘瑶刚回到店里,目光便被圆桌边坐着的姑娘吸引。看小说就到WwW.BiQuGe77.NEt
那是张透着稚气的圆脸,脸颊上还挂着未褪尽的婴儿肥,瞧着就讨喜。
姑娘见她进来,立刻起身,脸上绽开一抹憨乎乎的笑,这一笑,原本就不算大的眼睛眯成了两道弯弯的月牙,瞬间添了几分喜庆劲儿。
一旁的大姐姜弘静见状,上前拉过姜弘瑶,“二妹,这是梁悠悠,说是她姐姐让她来的,想在咱们这儿寻个活计干。”
姜弘瑶让大姐先去忙活店里的琐事,自己则拉过梁悠悠在桌边坐下,轻声聊了几句。
交谈间,她发现这姑娘反应虽不算伶俐,说话时偶尔会顿上半拍,但心思却简单透亮。
一说起吃食眼睛就发亮,那股不慌不忙的钝力感格外真切。
这种人往往心态豁达,是天生的乐天派,更难得的是,梁悠悠识字不少,倒是省了不少麻烦。
姜弘瑶当即拍板,让她第二天就来上工,每月工钱定在十个大洋,还特意交代让店里的春玲多带带她。
她转身喊来春玲,指着梁悠悠笑着介绍:“这是新来的悠悠,以后你多照看些。”
春玲凑上前一聊,发现梁悠悠比自己还小一岁,那张圆脸总带着笑意。
跟她说话时,自己说一句,对方就乖乖点头应一声,模样温顺又实在。
春玲心里当即就松了口气,暗道这姑娘定是个好相处的。
安排好梁悠悠,姜弘瑶让她早些回去收拾,明日按时来上工,随后便摘下门口贴着的招人告示,仔细叠好收进了抽屉。
她又转头喊来大姐,叮嘱道:“大姐,你抽空去趟裁缝铺,给悠悠做两套合身的店服,料子选耐穿些的。”
忙完这些,她才注意到春玲站在一旁有些发怔,便放缓语气:“我已经托孟小姐帮忙登报寻人了,要是再过两天还没消息,我就再托人四处打听打听,别太着急。”
这话其实也是说给她自己听的,姜弘瑶想过了,若是真的迟迟没有消息,怕是要做最坏的打算。
要么是偷偷去了别处,要么…… 是遭了拐骗,只是这话她没敢说出口,怕扰了春玲的心神。
春玲闻言,连忙点头,声音里带着几分坚定:“东家放心,我今晚下工后,就跟我娘再去警察厅问问情况,总能有线索的。”
姜弘瑶轻轻拍了拍她的肩,让她先去忙,自己则转身走向隔壁的卤菜铺。
自打卤菜铺开张,章先生和房东魏先生就成了这里的常客,他们家的仆人来过几回,彭一麦和何大娘也熟络起来。
两人心里门儿清,知道东家和这两位先生交情不浅,每次见着仆人们来,不仅热情打招呼,总会多包上些卤味让他们带回去,礼数周全得很。
卤菜铺每日卤制的份量向来不多,彭一麦只用了一周时间,就把售卖的量拿捏得恰到好处。
此前姜弘瑶特意跟他商量过,既要避免剩太多浪费,又不能太少让顾客空跑,如今的份量,刚好能卖到傍晚。
何大娘则把凉拌菜做得得心应手,毕竟是常年围着灶台转的人,盐、醋、香油的比例掐得精准,每一口都鲜爽适口,挑不出半点毛病。
上午的时间,店里主要用来处理新鲜食材、慢火卤制,来买卤菜的大多集中在中午和下午。
还有些是附近家里要办酒席,特地来定牛肉的单子。
往往到了晚上六点左右,当天的卤菜就卖得七七八八,基本剩不下什么。
姜弘瑶正翻看着账本,彭一麦趁着空闲,跟她提了个想法:“东家,我瞧着有些食客买了卤菜和凉拌菜,懒得回家开火,就想在店里的两张小桌上吃,可没主食总觉得差了点。”
“咱们不如添些馒头、面饼搭着卖,客人方便,咱们也能多份进项。”
姜弘瑶一听,觉得这主意不错:“这想法好!馒头面饼就算当天卖不完,咱们店里人也能当饭吃,一点不浪费。”
彭一麦见东家这么支持,脸上顿时笑开了花,语气里满是自信:“东家您放心,我在老家就是做面食的,蒸馒头、烙面饼都是老本行,手到擒来!今天我就露一手,让大伙尝尝我的手艺。”
姜弘瑶看着他兴致勃勃的模样,忍不住笑了:“那正好,你去春玲那儿拿些面粉,做一份出来,让我们都尝尝。”
何大娘见状,也主动过来打下手,帮着揉面团。
彭一麦等馒头发面的时间又揉起了面,揪成一个个小团,擀成圆饼用平底锅慢火炕出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