番茄小说 > 穿书民国开蛋糕店 > 第197章 搬家

南市街头巷尾的风云半点没影响到姜弘瑶,姐妹仨个忙着搬家。看小说就到WwW.BiQuGe77.NEt

房东王阿婆的女婿徐望东,原是做绸缎生意的,可一场惨败后竟染上了赌瘾,不仅把苦心经营的绸缎铺子输得精光,连自家房子也抵了债。

走投无路的闺女,只好带着年幼的儿子和颓丧的丈夫,投奔到娘家住。

这徐望东刚住进王阿婆家不到两天,就揣着一肚子心思,总趁跟租户搭话时旁敲侧击,拐弯抹角地打听每月租金多少,那眼神里的算计藏都藏不住。

同住的李太太满不在乎,她觉得若是能跟王阿婆的小闺女处好关系,说不定能少交些租金。

于是天天凑上前去热络搭话,嘴没个把门的,把自己知道的邻里琐事全抖落出来,哪家是做洋货生意的,哪家一个月能赚多少大洋,说得唾沫横飞。

隔壁的钟太太第一个就搬了家,同住的姐妹仨个还不知道,直到回家看见钟太太留在门缝的纸条。

纸条里不仅提了王阿婆小女儿平日里有些蛮横不讲理,还隐晦地提醒,徐望东时不时会盯着女眷看,她们三个女孩子住在这里,一定要多留个心眼。

果然这天大姐姜弘静回里和弄打算进厨房做饭,就撞见徐望东斜躺在院中的旧摇椅上。

嘴里哼着不成调的小曲,见姜弘静进来,眼皮一抬,那道目光扫过她身上时,带着说不出的油腻和轻浮。

姜弘静心里一阵膈应,下意识就想转身关上厨房门躲着他,可转念想起何大娘前些天跟她说的话。

“遇上这种没脸没皮的男人,你越躲他越猖狂,不能怕也不能让!”

她深吸一口气,转身从菜篮里拎出一条鲜活的草鱼,又从灶台上抄起一把菜刀,径直走到徐望东不远处的石板台前。

在老家,鱼是最便宜的荤菜,吃得多了,杀鱼的手艺她是最专业的。

果然一刀下去,剖开鱼腹,伸手利落掏出鱼肠甩在他脚边,鱼还没剁完,徐望东悻悻地走了。

当然姜弘静正和自家两个妹妹说起这事,王阿婆找上门来,端着叠白糖糕,支支吾吾地商量,能不能让她们提前交些租金。

看这局面,往后的麻烦事肯定少不了,姜弘瑶下定决心:尽快搬家。

这次找房子,她打定主意要找个独门独户的,图个清净自在。

至于买房,她暂时没敢想 —— 一是战乱年代买房不如买黄金,随时可能得跑路,到时候房子变现都成问题。

再说了,她也买不起租界的洋楼。

虽说来申城快一年了,攒下了近一万块大洋,可要想在地段好的租界买套像样的两层小洋房,她所有的存款搭进去也才将将够。

要是再大些、带前后院子和家具的,洋楼价格直接飙到三万块,听得她倒吸一口凉气。

她不由得想起孟书媛家那宽敞雅致的洋楼,还有冯远钧家带花园的别墅。

果然打工是挣不到大钱的,还是得看出身。

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,她前前后后看了好几处,最后总算在隔了两条街的地方,看中了一套。

这房子是独门独院,楼上楼下加起来有一百来平,一楼还带着个二十来平的小院,屋里还留着的沙发、餐桌等家具。

虽说租金要六十二块大洋一个月,不是个小数目,但这里住户不多,地段好,房子也是近些年新修的,姜弘瑶觉得这个价格值了。

如今她的生意越做越顺,店里接到的富家太太、小姐的定制订单越来越多,单是这些额外的订单,每个月就能赚一百来块大洋。

再加上饼店、奶茶店、卤菜铺子和杂货铺,几处生意加起来,一个月刨去成本,纯利润也有五六百块大洋,付这租金绰绰有余。

买不起房也不能委屈自己,她带着大姐姜弘静和小妹去看新房子时,大姐一进院门就喜欢得不得了。

这小院敞亮通透,院墙一半是青灰色的砖石,另一半是刷着白漆的铁栅栏。

一楼左侧就是小院,只种着一小棵桂花树;进门左侧是客厅,深棕色的皮沙发摆在壁炉旁,透着股洋气。

右侧是餐厅,红木餐桌擦得锃亮;餐厅后面是宽敞的厨房,瓷砖贴到墙腰,干净又好打理。

厨房对面是间不大的杂物间,杂物间旁边就是通往二楼的木质楼梯,二楼有三个房间,两大一小,还有一间带浴缸的卫生间。

再往上是半层高的阁楼,里面堆着些房主留下的旧箱子、藤椅,倒也能放些杂物。

大姐一边看一边规划,哪个房间当卧室,哪个房间放杂物,说得头头是道。

小妹则围着二楼最靠边的小房间转个不停,闹着非要住这里,眼睛亮晶晶地指着窗外。

“大姐你看!这窗户外面有棵大梧桐树,伸手就能摸到树叶呢!”

休假日的晨光刚漫过巷口,姜家三姐妹便忙着打包行李,准备搬去新找的住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