番茄小说 > 穿书民国开蛋糕店 > 第219章 有缘无分

这边人刚走,冯婉初就坐着车到了店里,脸上满是雀跃。看小说就到WwW.BiQuGe77.NEt

“姜姐姐!你上回送我的那个宴会包,我同窗见了都眼馋!好几个人都抢着问我在哪儿买的,还有人说愿意出两百块买我手上这个呢!”

“我才舍不得卖,只好来问你啦!”

姜弘瑶听了笑了笑,这包可没地儿买。

她空间里倒是囤了好几个,只是一直没派上用场。

冯婉初正拿着叉子小口吃着奶油蛋糕,“你手上还有没有啊?我可有五六个朋友都想买呢!”

这话倒让姜弘瑶心里一动 —— 之前没想着靠这个赚钱,可眼下正是需要钱的时候,要是能把这些包高价卖出去,也能凑一笔不少的资金。

可是只卖包包不划算,不如索性多拿出些东西。

姜弘瑶忽然想起空间里还有不少这个时代见都见不到的饰品和口红,心里顿时有了主意。

不如办一场鉴赏会,专门请些名媛小姐和富贵太太来,这样空间里的东西才能发挥最大的价值,也能卖出好价钱。

“婉初,下午我就给你发请帖。三天后我要办一场鉴赏会,你可以带你的朋友一起来。”

“到时候我会拿出各种款式的包包和首饰,光口红就有六种颜色,大家都能试。”

冯婉初听得连连点头:“我肯定来!在哪儿办啊?”

姜弘瑶这会儿还没定好地方,只好笑着说:“等请帖送过去,你看请帖上的地址就知道了。”

冯婉初点点头,又特意多买了四块奶油小方,才坐上司机的车回去了。

她刚走,姜弘瑶就赶紧叫了辆黄包车往花园酒店去, 办鉴赏会,场地可得选高档些的。

不然怎么好意思开口要高价!

到了酒店,她花了二十块大洋,定下一个包厢下午两个时辰的使用权,这才放了心。

紧接着,姜弘瑶又去了书店,请代笔师傅写了几十份帖子。

帖子上写着 “申城女性新风尚鉴赏会”,邀请各位名媛太太三日后携伴参加。

鉴赏会上会展示珠宝、首饰、手包等物品。

落款特意写了 “甜姜西饼姜弘瑶”,好让大家知道主办方是谁。

帖子写好后,她又托书店的伙计找了几个跑腿的,把请帖分别送到了冯家、孟家、卢家等有头有脸的人家。

前前后后忙了两个多小时,等她回到甜姜西饼店时,傅云州和丁子勇还没回来,倒是林厚劼又陪着母亲来了,两人面前摆着云朵糕和茶水。

姜弘瑶笑着跟他们打了个招呼,就转身进了后厨。

路过前厅时,她留意到大姐姜弘静这次没有像往常那样,跟林厚劼显得格外熟稔,只是端过茶水,跟林母寒暄了几句。

趁着忙活的间隙,姜弘瑶也听了几句,才知道林母是打算回老家了。

林母在申城住得实在不习惯,挤在小房子里,身边连个认识的人都没有,整天憋得慌。

倒不如回老家乡下,守着家里的竹器铺子过日子,左邻右舍都是熟人,还能一起说说话。

可林母心里又有些放心不下儿子,这次来也是想再看看姜弘静。

上回林厚劼回家,她旁敲侧击地问过,才知道这姑娘现在没打算嫁人。

林母心里也明白,姜弘静家里还有两个妹妹要照顾,上面又没个父母依靠,作为大姐,自然要多顾着些妹妹们。

她自己当年也是一个人撑过来的,能理解这种难处,倒没多说什么。

反倒是觉得自己儿子想简单了,以为两个人情投意合,就能顺顺利利成家。

林厚劼端着茶杯,目光不自觉地落在柜台后面记账的姜弘静身上,心里满是懊悔。

上回确实是自己太心急了,应该多等等她的。

她肩上扛着担子,家人在她心里肯定比什么都重要,自己怎么就没多替她想想呢?

他正琢磨着,等会儿吃完点心,找个机会跟姜弘静好好说说话,缓和一下气氛,就见百乐厅的陈黛丽踩着高跟鞋进了店。

冬日的申城街头带着几分凛冽,陈黛丽裹着一件衬得她身姿愈发窈窕的毛领大衣,一头蓬松的大波浪卷发随着脚步晃动,浑身透着股挡不住的意气风发。

今儿她难得歇一天,下午就去金铺挑了对精致的兰花金镯子,花了近两百块,这会儿迫不及待地送过来。

谁能想到,短短半个多月,凭着姜弘瑶教她的歌,她一跃成了申城百乐厅的歌后。

连《申报》都特意报道了她,一时名声大噪。

提起陈黛丽,没人不知道她那首火遍全城的《夜来香》,单是听众给的打赏,就攒了三百多块。

这份风光,全是姜弘瑶带给她的,陈黛丽一直记在心上。

前阵子去看过姜弘瑶三姐妹的房子,她也动了买房的心思,趁着年轻多赚点,能攒多少是多少,给自己留些本钱。

进门时,陈黛丽目光飞快扫过店里坐着的妇人和男人,随即笑着冲姜弘静招呼:“阿静,阿瑶呢?”

姜弘静一看见陈黛丽,眼睛瞬间亮起来。

她自己也试着唱过《夜来香》,可怎么唱都没陈黛丽那股韵味。

前两天她和春玲去百乐厅给陈黛丽送点心,在后台听过一回陈黛丽唱歌。

那婉转的嗓音、动人的神态,至今想起来还让她忍不住赞叹。

她连忙笑着应道:“陈姐姐,你来了!要不要尝尝刚出炉的蛋挞?阿瑶刚回来,这会儿正在后厨忙呢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