番茄小说 > 穿书民国开蛋糕店 > 第229章 新年快乐

年关将至,瑶记食品厂宿舍区的地基已稳稳扎在土里。看小说就到WwW.BiQuGe77.NEt

工匠说再需半个多月,就能搭起屋顶、装好门窗,到时候员工们就能住上宽敞的宿舍了。

至于厂区里其他老旧建筑,屋顶的破洞早已补好新瓦,斑驳的窗户也换上了透亮的玻璃,里里外外都透着焕然一新的劲儿。

傅云州和丁子勇干脆把铺盖搬到了办公楼一楼的值班室,拼了两张木板床,床头木桌上堆着图纸和工期表。

每天天不亮,两人就围着厂区转。

一会儿盯着工匠给宿舍搭脚手架,一会儿检查大楼水电安装进度,连排烟管道角度都要反复确认,生怕耽误了年后开工的日子。

即便忙着盯食品厂的工期,傅云州也没落下其他事。

每隔两三天,他就会骑着自行车往北区的国申药厂跑。

一边替姜弘瑶跟进药厂的生产计划,把各项流程梳理得清楚,记在本子上带给姜弘瑶。

一边又跟着季宪明学外科缝合,从练习缝合纱布到协助处理小伤口,指尖的动作越来越熟练。

他觉着现在的日子过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忙碌。

白天忙着赶工期、学手艺,晚上和丁子勇在值班室里煮碗面条,聊聊接下来的计划,连梦里都是食品厂开工的热闹场景。

随着年关临近,姜弘瑶的几家铺子彻底忙翻了天。

卤肉铺门口从早到晚排着长队,酱牛肉、卤猪蹄刚出锅就被抢空,伙计们连切肉的刀都没机会擦。

西点铺子的烤箱就像上了弦的钟,从清晨转到深夜,黄油面包、云朵糕堆得像小山,来买的大多是备年货的人家,有的一下子买十几块,说要给亲戚们分分。

就连舅舅家的零嘴铺子也沾了光,瓜子、花生、牛奶糖的销量翻了好几倍,舅舅隔两三天就往姜弘瑶这儿跑,拉着满满一车货回去。

禾香也到店里跟着姜弘瑶连轴转,表哥和表嫂见人手不够,也主动过来帮忙,店里忙得热火朝天,却透着说不出的热闹。

腊月二十六这天,天空飘起了细雪,雪花落在屋檐上、窗棂上,转眼就积了薄薄一层。

姜弘瑶过了小年就给铺子放了年假,让大家好好歇一歇。

为了热闹,她还在食品厂一楼的食堂摆了两桌,邀请了冯远钧、陈寅初、顾彦、孟书媛,还有在申城认识的朋友,以及舅舅一家来吃饭,算是提前团年。

表弟求实早早就带着舅舅、舅妈来了。

这段时间他刚学会骑自行车,车技还不太熟练,却时不时也往北区食品厂跑。

一进厂区,他就自告奋勇当起了向导,带着家人把食品厂从前到后逛了个遍,嘴里不停地介绍着。

一会儿指着新建的烤箱,一会儿又领着大家去看宿舍地基,得意地说 “再过一个月就住人啦”。

顾彦和孟书媛是从报社直接过来的,两人裹着厚大衣,来了才知道姜弘瑶竟然和冯远钧他们合作开了食品厂。

孟书媛当即就拉着姜弘瑶的手:“阿瑶,等你食品厂开业,《她字报》免费帮你登一个月的广告,保证把名气打出去!”

姜弘瑶笑着点头,见两人来了,把食品厂将要生产的三种吃食说了,又从包里拿出提前写好的详细说明递给顾彦。

“你文笔好,能不能帮我想想广告怎么写?”

顾彦接过纸,和孟书媛凑在一起讨论起来,笔尖在纸上写写画画,很快就有了思路。

禾香坐在食堂的角落里,手里择着菜,脸上带着笑意。

过完年,她就要去洋人的修道院学认字了。

阿静说等她学得差不多,就来食品厂做工,管吃管住还有工钱,足够养活自己。

这段时间,她和阿静住在一起,每天一起干活、还有说不完的话,吃得好睡得香,是她这辈子想都没想过的好日子。

这会儿见食堂里忙着准备饭菜,她赶紧跟着姜弘静一起揉面蒸馒头。

还学着做猪肉白菜馅的包子,面团在她手里渐渐变得光滑,包子捏得有模有样。

食堂的另一边,丁子勇系着印着 “瑶记” 字样的围裙,戴上手套,小心地把烤箱里的烤盘拉出来。

金黄酥脆的五花肉躺在盘子里,油珠还在滋滋作响,香气瞬间弥漫了整个食堂。

“傅哥,五花肉好了!你快闻闻,这香味绝了!” 他朝着厨房方向喊了一声。

傅云州端着一大块嫩豆腐走出来,听到声音,走过去看了一眼烤盘里的五花肉。

“别急着端上桌,把铁盘拿出来,放在旁边的架上烘着,别凉了影响口感。”

说完,他又转身走到蒸锅边,把一笼刚做好的牛奶馒头架上去。

这些馒头是阿瑶特意做的,让他明天带去南市,给孩子们过年甜甜嘴。

大铁锅前,姜弘瑶正揭开锅盖,一股浓郁的肉香瞬间涌了出来。

大锅里的羊蝎子炖得软烂,汤汁泛着诱人的褐色,每一块骨头上都裹着厚实的肉。

她满意地笑了笑,又把锅盖盖上,从旁边的竹篮里取出几大罐枇杷黄桃罐头,刚放在桌上,就看见冯远钧带着陈寅初走进来。

冯远钧一进食堂,就被眼前的热闹景象吸引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