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国九年,初夏.
江南的梅雨季刚过,空气里还浸着几分黏腻的湿热。看小说就到WwW.BiQuGe77.NEt
报童们挎着布包穿梭在人群中,“号外!号外!皖系冯生荣引咎辞公职,树倒猢狲散!《申报》最新刊!”
泛黄的号外纸在人们手中传阅,冯家这座盘踞多年的军阀靠山,终究还是在连番败仗的颓势里轰然坍塌。
其实皖系的败落早有端倪,前线战报如雪片般传来时,冯远钧便常在深夜听见大哥冯远庭在书房里叹气。
如今尘埃落定,压在冯家头顶的权势枷锁消失。
兄弟二人反倒松了口气,能过自己的太平日子了。
唯有父亲冯生荣,这个曾在军政场上叱咤风云的人物,面对家中仆役收拾细软时的忙乱,只是枯坐在椅上,指尖的烟燃到了尽头也浑然不觉。
他脸上再无半分往日发号施令的威严,毕竟如今的他,早已是个无权无势的闲散人,连阻止家道中落的力气都没有。
冯家父子三人在昏暗的书房里促膝长谈。
冯远庭换回了自己的长衫:“爹,如今冯家再留在申城恐有不测,我已联络好南城的商号,明日便乘船过去。”
冯远钧坐在一旁,沉默半晌后抬眼:“大哥,我不走。”
这话让屋里的空气瞬间凝滞。
冯远庭刚要开口劝阻,却被冯生荣抬手拦下,说要单独和老二聊聊。
等冯远庭出去,冯远钧望着眼前的父亲,发现不过短短几日,冯生荣的头发竟白了大半。
原本挺直的脊背也微微佝偻,像是一夜之间苍老了十岁。
记忆里那个总穿着军装、眼神锐利得让人不敢直视的父亲,如今也成了个鬓角染霜、满脸疲惫的老人。
他那些藏在心底的怨怼 —— 怨父亲的独断专横,怨他从小到大从无一句夸赞的话语,在此刻竟都烟消云散了。
冯生荣也在看着二儿子,浑浊的眼眸里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,像揉进了愧疚、欣慰,还有几分陌生。
这个儿子,他向来说不上多喜欢,却也不得不承认他争气 。
读书时成绩拔尖,打理商行的事也从不含糊,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倔强,竟和年轻时的自己有几分像。
只是他常年在外奔波,等回过神来,那个总跟在自己身后的小娃娃,已经长成了能和自己平视的青年,站在眼前时,他竟还有些手足无措的不自在。
他盯着儿子看了许久,目光像在审视一件许久未见的旧物,终于开口。
“远钧,商行的铺子全都已经盘出去了,你不跟我们去南城,以后什么打算?”
冯远钧迎上父亲的目光,挺直了脊背,“爹,我找到了真正想走的路。这些日子,我认识了一些人,加入了他们的组织…… 我信他们的理想,也想跟着他们走下去。”
他没有明说 “共产主义” 这四个字。
但冯生荣何等精明,瞬间便明白了儿子的心意。
老人愣在原地,手指微微颤抖,他看着儿子眼中从未有过的坚定与清明,仿佛第一次真正认识这个从小叛逆、不服管教的小儿子。
良久,冯生荣长长地叹了口气,“好…… 好……”
他连说了两个 “好”,站起身伸手重重拍了拍儿子的肩膀,“你已经长大了,该走自己的路了。”
第二日上午,冯家坐上了码头的轮船。
冯远钧将从姜弘瑶那里拿来的一包点心递给小妹,“你姜姐姐给的,路上吃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