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午,杨晨和杨爱国坐在自家店里吃饭,午饭是王秀芳提早就准备好的饭菜,放在保温瓶里的排骨汤还温着。看最快更新小说就来Www.Biquge77.Net
不过饭菜已经凉了,得拿到隔壁的小超市里借用下微波炉才行。
吃饭的时候,杨爱国对正在闷头扒饭的杨晨说道:“大儿,下午去你叔店里一趟。”
“成,不过去那儿干嘛?”
杨晨也没当回事,一边夹着菜一边随口地问了一句。
“我打算把你送你叔那儿,往后你跟着你叔学吧。”杨爱国把自己的打算说了出来。
杨晨这冷不防地听到这消息,呛得他咳嗽了起来,捂着嘴这才没让米饭喷出来。
好不容易喝口汤把嘴里的饭顺下去了,他纳闷道:
“爸,好端端把我送大叔那做啥,我就跟着你学呗。”
其实杨爱国教得好不好,杨晨不是特在意,因为他大多数时候还是跟着系统的梦境培训课学习。
他这系统虽然不能给他超人的力量,也不能让他一夜暴富,但是作为一款学习机来说它是非常称职的。
这要是能上市,那都没步步高什么事。
但是这一点,杨晨没法和自己老爹说,而杨爱国自然是想给杨晨找更好的老师。
杨爱国其实一开始的时候,本来以为杨晨只是兴致来了在假期跟着学两天,等累了厌了也就不提这事儿。
可现在看来,杨晨这天天在店里跟着他一待一整天的,也不见减少丝毫兴致,想来是真喜欢这行当,再加上天赋异禀,杨爱国哪能不动心思?
这若是把杨晨教给其他人教,那他还不放心呢,不过若是教给自己的兄弟,那是一千个一百个放心。
他本身不善言辞,虽然心里想得多,可当着儿子面也说不出来,只能是闷声说道:
“你大叔比我会教徒弟,你跟着他学我也放心。行了,吃饭吧,吃完我带你过去。”
杨晨见杨爱国都这么说,也就没再说什么,继续闷头吃饭。
等吃完了饭,杨爱国把餐盒收拾收拾,带着自己儿子就从店里出来,去杨老四的店里了。
这杨爱国的店在石雕城最里头那一排,而杨老四杨爱民的店在入门口右手边第二家,不过相隔也不远。
毕竟石雕城虽然带个“城”字,但是和普通的居民小区也就差不多大,几分钟的路也就到了。
杨晨到自家大叔店门口的时候,门口有个有个姑娘正在给几件印章打磨抛光。
她岁数也不大,约莫十八九岁的年纪,头发为了干活方便,干净利落地扎着马尾儿。
模样倒也清秀,不过额头上有一块红胎记,斜着刘海挡着,隐约可见。
她坐在板凳上,面前是一个大水盆,盆里装满了一半的水,一块斜板搭在盆里,那青山石制成的印章放在斜板上,正在用砂布仔细打磨着。
杨晨虽然不知道这姑娘姓甚名谁,不过看她这状态,应该是大叔的学徒。
那姑娘注意到有人朝着店这边来,一抬头就看到杨爱国父子,咧着嘴笑道:
“三伯来了。”
“嗯。”杨爱国点了点头,然后对杨晨小声地说了一句。
“这你婶婶娘家的孩子,叫赵丽丽,比你大两岁。现在跟着你叔在学。”
杨晨顿时明白了,打了声招呼:“表姐好。”
赵丽丽笑着说:“这是小少爷吧?”
杨晨乐了,连连摆手:
“现在可不兴这么叫,再说咱俩家是实在亲戚。你管我叫表弟,或者直接喊我名字喊我小名这都行。”
赵丽丽大方地笑道:“行,那你也喊我名儿吧。”
杨晨却摇了摇头说道:
“那可不对,我现在喊你表姐,等一会说不定就得喊你师姐了呢。”
他和赵丽丽聊了几句之后,杨爱国问道:“老四在店里么?”
“姨父在店里呢,您进去吧,我给您倒杯茶。”
赵丽丽站起来,湿漉漉的手也不嫌弃地在工服底下的自己衣服上蹭了蹭——
工服是皮质的,擦不了水。
杨爱国笑着摆了摆手:“不用了,你忙你的。”
等进了店,杨晨就看到自家大叔正在训人。
“你第一天来啊?都第三个年头了,雕个梅花都不会,你看看这都些什么?”
杨爱民正在训斥的是个二十来岁的青年,留着个寸头挺高挺壮实的。
可在比他矮半个头的杨爱民面前,被训得头都抬不起来,垂头丧气地跟个小鸡崽似的。
不过杨爱民看到杨晨父子进来了,又换上了笑脸:“三哥,晨儿,来了啊。先坐先坐。”
杨爱国说道:“我就不坐了,老四,孩子我可交给你了。”
“行,三哥,晨儿交给我你放心吧,那就跟我亲儿子一个样。”
杨爱民拍着胸口做着保证。
杨爱国回自己店去了,而杨晨就坐在四叔店里。
等了没一会,四叔过来了,给杨晨倒了杯咖啡:
“晨儿,你们年轻人都喜欢喝咖啡是吧?正好前两天客人送来了一罐子,我也喝不惯,你一会回家的时候带回去。”
“行,那我可不客气了。”
杨晨笑眯眯地应了下来,把咖啡端了过来。
杨爱民也坐了下来:
“你爸都和你说了吧,以后你跟着我学。不过你跟他们不一样,只能放假的时候来啊。”
杨晨打趣道:“那我可不给叔您打两年白工了啊。”
杨爱民翻了个白眼:“我还真能让你在我这儿干白工啊?”
这一行的规矩,若是拜了老师,得在师父手底下两年学习、两年白工、两年帮工,凑了整六年,这才算是出师。
这意思是头两年只是跟着师父学各种手艺的基本功。
学了两年之后多多少少能帮着干点事了,像是给件抛抛光打打蜡做个底座什么的,就再给师父干两年白工,也算是在实践中学习,这两年是没工钱的。
不过按规矩每年过年师父都会包个红包,一两万、三四万都不一定,看师父的意思。
最后两年,其实也有了单独作件的能力,这个时候还得帮着师父干,不过每个月都能领工钱了,当然也不会太多,大致上也就是个几千块钱。
不过这最后两年,是徒弟接触师父人脉的机会,这以后单独立出去之后,也能认识些人,积累些顾客。
这六年时间里,师父都得管着徒弟的吃住,徒弟也不必交什么学费。
当然,杨晨那是杨爱民看着长大的亲侄儿,自然不可能跟他计较这个,教导起来肯定是不遗余力的。
也打从这天开始,杨晨就开始安安心心地跟着杨爱民学手艺,同时算着要去苏家吃饭的日子。
也就在距离去苏家吃饭的前一天,苏洛璃却是又一次来他家找他了。
这一天,杨爱伟的店里,电动雕刻机的声音“滋滋”作响。
杨晨这些日子,进度很快,不过还是在练刻字。
他虽然学得快,可这刻字也是门易学难精的手艺。
先把七千个简体字练一遍,再练篆体,练完了篆体,还得练历史上各种书法家的字体,什么欧体、颜体、柳体、赵体,都得学。
能学得精一门,那这碗就够吃了,不过在学徒阶段就是多接触,什么都得学一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