番茄小说 > 汉厅笔记:Excel卷穿大汉 > 第16章 官道通车:第一单“汉代外卖”

锣鼓声从县城西城门一直传到三里外的官道尽头,红绸被剪刀剪断的瞬间,围观的百姓爆发出雷鸣般的喝彩。看最快更新小说就来Www.Biquge77.Net风渡墨站在新修的官道中央,看着平整黝黑的三合土路面,又看了看村民们脸上的笑容,连日来的疲惫瞬间烟消云散。

这条修了三个多月的官道,终于通车了。

最激动的莫过于城西乡的里正,他拉着一辆装满粮食的独轮车,在路面上推来推去,笑得合不拢嘴:“风先生,您看这路!平得能当镜子,推着车走一点不费劲,比以前省了一半力气!”

几个赶马车的商贩更是直接赶着车在路面上跑了个来回,马蹄踏在三合土上发出沉稳的声响,没有半点颠簸。“这路修得太扎实了!以后再也不用担心下雨陷车、冬天打滑了!”商贩们纷纷赞叹。

【作者插话:家人们,这就是古代版“基建狂魔”的胜利时刻!三个月前还是“炮弹坑”,三个月后变成“高速路”,风渡墨用Excel思路+现代建材知识,硬生生给大明修出了一条“网红公路”,这波操作必须给满分!】

通车仪式刚结束,百姓们就迫不及待地在新路上忙活起来。有挑着担子去县城卖菜的老农,有推着独轮车运货的商贩,还有成群结队去县城赶集的妇女儿童,原本冷清的官道瞬间变得热闹非凡,充满了烟火气。

风渡墨和王大眼沿着官道散步,看着眼前的景象,王大眼感慨道:“风先生,您当初说修路能激活民生,我还不信,现在看来,您说得太对了!这路一修通,咱们县简直像换了个样子!”

“路通了,人流、物流才能通,经济才能活起来。”风渡墨笑着说,“就像咱们之前整理卷宗,把分类框架搭好,后续的内容才能有条不紊地填进去,这是一个道理。”

正说着,两人就看到官道旁围了一群人,走近一看,原来是县城里开熟食铺的张老板,正忙着往几辆独轮车上装食盒。食盒上贴着红色的纸条,上面写着“张记熟食,县城直达村镇”的字样。

“张老板,你这是要干什么?”王大眼好奇地问道。

张老板擦了擦汗,笑着说:“风先生,王捕头,这不是官道修通了嘛!我想着,乡下的乡亲们平时难得吃到县城里的熟食,我就推出个‘送货上门’的服务,乡亲们提前预定,我每天中午用独轮车送到各个村镇,方便得很!”

“送货上门?”风渡墨眼睛一亮,这不就是现代的外卖吗?没想到在明朝,居然被一个熟食铺老板给琢磨出来了!

【作者插话:惊!明朝版外卖小哥上线!只能说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,风渡墨修好了路,张老板就解锁了新商业模式,这波属于是“基建带动消费升级”,放在现代也是妥妥的经济增长点!】

张老板点点头,指着车上的食盒说:“是啊!以前路不好走,我这熟食运到乡下,要么凉了,要么洒了,根本没法卖。现在这官道这么平整,我推着车一个时辰就能跑两个村镇,中午送过去还是热乎的!”

他拿起一个食盒打开,里面装着卤鸡腿、酱牛肉、凉拌小菜,香气扑鼻。“乡亲们只要前一天晚上到我铺子里预定,或者托进城的人带话,我第二天就准时送到村口,收一点点跑腿费就行!”

围观的村民们都来了兴趣,一个大妈问道:“张老板,我预定一只卤鸡,明天能送到我们村吗?”

“当然能!”张老板拿出一个小本子,认真地记下来,“您放心,明天中午保证送到,热乎着呢!”

风渡墨看着这一幕,忍不住笑着对王大眼说:“你看,这就是我所说的‘激活民间活力’,咱们修的不仅是一条路,更是一条商机路。张老板这生意,简直就是咱们县的第一单‘汉代外卖’!”

“汉代外卖?”王大眼愣了一下,随即哈哈大笑,“风先生,您这说法太新鲜了!不过还真挺形象,就像城里酒楼给当官的送菜,只不过这是给乡亲们送,还这么方便!”

张老板听到两人的对话,好奇地问道:“风先生,您说的‘汉代外卖’是什么意思?”

“就是说您这送货上门的服务,特别新潮,特别方便!”风渡墨解释道,“以后您这生意肯定能火,说不定还能带动其他商铺也跟着做!”

果然不出风渡墨所料,没过几天,县城里的其他商铺就纷纷效仿。卖糕点的李记铺子推出了“糕点配送”,卖布料的王记布庄推出了“布料上门挑选”,甚至连开茶馆的都推出了“茶水送到田间地头”的服务,官道上每天都能看到推着独轮车、骑着驴送货的商贩,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。

【作者插话:这波连锁反应太绝了!一条路激活了整个县域的“外卖经济”,放在现代就是“交通强国”战略的微观体现!风渡墨这波基建操作,简直是古代版“招商引资”,用一条路撬动了整个县的消费市场!】

更让人惊喜的是,官道通车后,外地的商贩也闻风而来。以前因为路不好走,很少有外地商贩来县里进货,现在官道通畅,周边县城的盐商、粮商、药材商纷纷赶着马车来县里贸易,县城的集市变得比以前热闹了好几倍。